
在前去聚會的路上,
我突然想要把這幾天學到的滑雪技巧圖像化,
於是在車上開始畫起草圖,
並設定了一個角色--「蘿蔔糕」,
一方面現在貓熊正火紅,
二方面貓熊的樣子真的很符合常常睡眠不足的建築人,
我回想自己看過的熊貓特徵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sunfishes/26550522,
再加上疲累的眼袋和吃宵夜吃太多產生的雙下巴,
「蘿蔔糕」的基本形象就產生了!!
首先講解從頭到腳的滑雪行頭,
1.初學者頭上戴保暖的毛線帽即可,進階之後就要戴安全帽以策安全。
2.具透氣、防霧且有良好保護功能的雪鏡,因為白茫茫的雪地會反射太陽光,
在雪地上不帶雪鏡的話,時間一久會產生暫時性的雪盲症狀,嚴重的話會永久失明。
3.脖圍,不是圍巾,圍巾圍不到雪鏡下緣,而且會掉,
脖圍是一整圈可以套在脖子上的,有彈性布料和像圍巾那樣的毛料,兩種皆可,
主要是防寒、防曬,雪地反射的紫外線很強,不小心就會曬傷。
4.具備防風、防水、透氣與保暖功能的雪衣,口袋一定要有拉鍊,東西才不會掉出來,
有帽子可以在下雪的時候戴起來,以防雪融在毛線帽上,弄濕毛線帽。
5.手套一樣須具備防風、防水、透氣與保暖功能,最好手背上有拉鍊口袋可以放纜車通行IC卡,
手套也最好有內外兩層,滑完雪後,內襯那層手套可以拿出來晾乾。
6.具備防風、防水、透氣與保暖功能的雪褲,因為初學者常會坐在地上,
防水功能不強的話,雪會因為你的體溫而融化,變成水滲入裡面, 到時候就尿褲子啦!!
7.及膝的厚長襪要比雪鞋的上緣還高,這樣才不會被雪鞋的上緣磨傷,
厚度足夠也不會因為不合腳的雪鞋而磨傷腳。
8.雪鞋要選比合腳還要稍微緊一點點的尺寸,合腳的時候,透過雪鞋控制雪板會比較靈敏。
9.鞋套要用你的雪鞋去挑選,要能安全的固定雪鞋,常用的是束帶式鞋套,
並且要在鞋套上加上一條安全帶,將安全帶綁在小腿上以防穿脫時雪板滑落砸傷人,
鞋套要束緊,這樣才能完整的傳導雪鞋的力量到雪板。
10.雪板的長度、寬度、厚度、材質...等都很專業,
可以請專業人士幫你挑選適合你身高、體重、滑雪程度的雪板,
基本上越長速度越快越穩,越短越好控制轉彎,但是都要配合你的自身條件。
至於左腳在前(Regular)或右腳在前(Goofy),則可以多嘗試,
有些可以測試的方法,翻筋斗的時候,哪隻手先伸出去撐地,就是哪一側的腳在前,
還有投球姿勢結束的時候,哪一隻腳在前面就是那隻腳放在雪板前方,
不過這都沒有絕對,都要實際滑過,才知道哪邊比較順。
像我就是前兩天左腳在前,第三天又換成右腳在前。
接下來就請「蘿蔔糕」示範雪板滑雪的技巧:
lesson1_heelside腳跟邊起立
就是坐在山坡上起立,
透過手撐雪地加上腰力往前站起,
用力過猛會往前仆街,怕仆街出力不夠又會跌坐回地上,
而站起來後,重心放在腳跟,才能撐住不動。
lesson2_heelside腳跟邊煞車
腳跟與腳趾之間重心的轉移關係著煞車與滑動,
重心放在腳跟是煞車,稍微施一點力在腳趾就會往下滑動,
腳跟煞太多就會一屁股跌坐下來,腳趾出太多力又會滑太快,
總之,就靠著這個一抖一抖的滑下山。
lesson3_heelside腳跟邊落葉飄
大部分的重心還是放在腳跟,
利用左右腳之間重心的轉換,
往右滑就是右腳趾和左腳跟施力,右腳趾是導引方向,左腳跟則是控制速度,
往左滑就是左腳趾和右腳跟施力,左腳趾是導引方向,右腳跟則是控制速度,
就可以像落葉般以之字型的軌道向下滑。
lesson4_toeside腳趾邊起立
由於面向山,施力點和之前學的腳跟邊起立相反,
所以要趴在坡上用跪姿站起來,
然後重心放在腳趾,才能煞住車,以保持平衡。
此外還要克服用力過大可能會往後摔個四腳朝天的壓力。
lesson5_toeside腳趾邊煞車
利用腳趾、腳跟間的重心轉移,
重心放在腳趾是煞車,稍微施力在腳跟上就會往下滑動,
慢慢煞車、滑動、煞車、滑動的交替,就可以滑下山。
但是背對行進方向真的要大膽的去做才能學的快。
lesson6_toeside腳趾邊落葉飄
大部分的重心放在腳趾,
一樣以之字型的軌道左右腳重心切換滑下山,
往右滑就是右腳跟和左腳趾施力,右腳跟是導引方向,左腳趾則是控制速度,
往左滑就是左腳跟和右腳趾施力,左腳跟是導引方向,右腳趾則是控制速度,
可是滑一段就要停下來往山下看有沒有人在你的滑行軌道上,
因為面向山看不到背後,所以要注意會不會撞到人。
lesson7_heelside turn腳跟邊轉
以下是右腳在前(Goofy)的轉法,左腳在前(Regular)的轉法相反,
從面向山,左腳往前推,右腳往後收,慢慢轉九十度,把雪板打直,
然後再轉九十度後用腳跟邊煞車,變成背對山。
lesson8_toeside turn腳趾邊轉
以下是右腳在前(Goofy)的轉法,左腳在前(Regular)的轉法相反,
從面向山,右腳往前推,左腳往後收,慢慢轉九十度,把雪板打直,
然後再轉九十度後用腳趾邊煞車,變成背對山。
lesson9_連續轉個不停
就是結合腳跟邊轉和腳趾邊轉,
轉180度後,再轉180度回去,
一直不間斷的做,
以加強對雪板的控制,
讓自己可以靈活的控制雪板轉彎。
lesson10_Skidded Turn S型轉彎
S型轉彎需要有對雪板有進一步的操控力才能順利學會的,
以右腳在前(Goofy)的轉法簡單來說,
往左去的時候,人往前傾,重心移到腳趾,
往右去的時候,人往後躺,重心移到腳跟,
不過實際上還有些細微的重心控制要自己去體會。
左腳在前(Regular)的轉法則相反。
有坡度的雪場只要學會以上的滑雪技巧,
基本上已經可以滑的很快樂,
再難一點的技巧我也不會!!!
再簡單一點的平地滑雪,教練沒有教!!
我更不會啦!!!!!
感恩!! 看過此篇,對你有幫助!!請隨手之勞幫忙「按推」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