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我的求學專業,或多或少要多了解一些植栽...
當然自小對於大自然的蟲魚鳥獸、花草樹木很有興趣的我
也特別會多注意一點這方面的事物
前幾天去信義威秀影城的路上
經過塔悠路時,
分隔島上的台灣欒樹真的很漂亮,
嫩紅色的蒴果像小燈籠般掛滿樹梢,
真的很漂亮!!!
台灣欒樹(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)
是台灣特有種,生長於台灣低海拔向陽的闊葉林。
為無患子科落葉喬木,
葉形為羽狀複葉互生,
葉子為長卵形鋸齒緣,長6~9公分,寬2.5~3公分。
特徵是長在樹冠頂的黃色圓錐花序,
之後會結成由三瓣薄膜構成像小燈籠般膨大的淡紅色蒴果。
台灣欒樹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風貌,
春天,帶有鋸齒緣的羽狀複葉是鮮綠色,
進入夏天時,葉色轉為濃綠,
秋季來臨,樹冠頂開滿鮮黃的圓錐花序,之後結成覆有嫩紅苞片的蒴果,
冬天,蒴果轉為暗紅色,像小燈籠掛在樹梢,因此又稱「燈籠樹 」。
最後蒴果乾枯轉為褐色,樹葉也轉黃飄落。
(更多台灣欒樹照片與資料:http://sowhc.sow.org.tw/html/note/ruician/ruician06/ruician06.htm)
政府為了快速綠美化,
路樹常常選擇種植淺根性、易生長的樹木,
尤其愛種榕樹(台北市樹)、印度橡膠樹、黑板樹(台中市樹)、
大葉桃花心木(高雄縣樹)、鳳凰木(台南市花)、銀葉樹等,
但是淺根性的樹木樹根延展的面積大,很快的破壞人行道舖面,
又要花大筆錢來砍樹、移樹或修整路面,
而印度橡膠樹、黑板樹、大葉桃花心木、鳳凰木...等,甚至還是外來樹種!
我想我們還是多關心本土動植物,
不要老是花大錢從國外引進外來物種!
當個破壞生態環境的殺手!
延伸閱讀:台灣常見觀賞植物